首页 学校简介 教师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 教学资源 教学反思 学生作品 研讨实录 教学论文

《我的成长故事》教学反思
丰宁第四小学 王玉茹


   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以来,我执教的习作指导课不胜枚举。回想起来,更多的时候是围绕每次习作要求,用尽浑身解数去讲解枯燥的作文知识,结果是剃头挑子——一头热,学生收效甚微,很多人依然会望文却步!这曾是困扰我许久的问题。我通过仔细研读《新课程标准》,翻阅大量习作教学最新动态的书刊,更新了习作教学的理念,找到了出路,看到了希望,今天我为四年级学生讲的一节《我的成长的故事》习作指导课,我做了大胆尝试,一改以往讲解式的教学模式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,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
    一、在习作中相互交流,分享快乐
    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,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。《语文课程标准》为我们提出一个好办法: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,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。在《成长的故事》口语交际课上,我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成长故事,课下把故事的起因、经过、结果写下来。这节习作课上再次交流,并指出习作值得学习的地方和有待修改的地方,这样做使全体学生都享受到自己的快乐,也分享到别人的快乐,这些乐趣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,加快习作起步的速度。
    二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
    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写作教学应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,要求学生说真话、实话、心里话,不说假话、空话、套话,在这节习作指导课中,我先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事,就是在无形中告诉学生要写真事,表真情。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人生观的形成时期,从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,是很必要的。诚信,乃为人之本,是人们处事的准则。学生学习习作也需要一诚信为本,让学生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,去体验,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,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品。
    三、 下水文的引领作用
    在这节作文指导课上,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例文,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,把学生带到记忆的沙滩。这种做法其实有一箭双雕的用意。果然,学生们饶有兴趣的听了我的故事后,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记忆的盒子,兴致勃勃的写起来。他们的故事有高兴的,有伤心的,有遗憾的等等。这样做不仅焕发了学生的主体精神,增强了学生习作的信心,而且会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愉悦的事,从而爱上写作。
    其实,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,仅靠一节作文指导课是远远不够的。我仅想通过这一节课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:其实作文很简单!思想决定行动,我想学生如果接收到了这种信息,他们从此会乐于表达,乐于习作,这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。在这节课中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和他们眼光中灵性的闪动,我也体验到了尝试、探索的乐趣,我会继续走下去!

   

   

 


丰宁第四小学